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核電風險竟是這麼近!

法國人口大約七千萬,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數居住生活在距離核電廠75公里的範圍內,誠如上篇<你每天接受的核電輻射值有多少?>中提到,基本上,距離200公里範圍內,都是危險的,一旦發生重大意外,位於100公里內的危險高度與最近距離的人們,其實是幾乎一樣的.換句話說,法國超過四千五百萬的人口,籠罩在潛在高度的核電風險中.

法國這樣的情況,引發我對台灣人與核電廠距離與風險度的好奇.於是,查閱了台灣已經存在的三座核電廠的位置,還有北台灣距離它們60公里範圍內的人口數,包括基隆縣市,台北縣市,桃園縣市與宜蘭縣市,四個縣市人口數合起來將近八百萬,超過全國總人口數三分之一,驚人的發現,光是北台灣就有這麼多的人們距離核電廠才60公里,最可怕的是同時有兩座,還位在地震帶區,並且是全球最危險的前十四座核電廠之二.

這個查閱動作,讓我有幸地讀閱旅居日本作家劉黎兒其作品<我們經不起一次核災>的前言<全世界只有台灣,把核電廠建在首都圈內>文,從她的筆觸中,我們可以深深感受到福島核災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有著無比壯大的陰影,從她的努力宣導核災的聲音中,我們可以聽見她從日本人心靈的陰影中,得到很大的省思與為她深愛的家鄉台灣的憂心,有著異鄉人或曾經是異鄉人那份想帶給家鄉有用幫助的莫大渴望,尤其在台灣文創產業市場大幅萎縮的此時,她是如此地努力書寫這她所看見所感受到的核災發生當時與後福島時代日本的前例,只想為台灣未來做最大的努力,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台灣這座五六百年前歐洲人眼中的福爾摩沙(美麗的島嶼),因人為的不斷破壞,加上第四座核電廠的可能興建,可說正處在台灣歷史上最重大的一個轉折點,走向好或走向不好,就在你我的手中,千萬不要浪費你可以發聲的反核公投那一票,公投舉行的時候,一定要去投票,大聲的向核電說<不>!不但可以保護你自己,還進而可以造福我們的下一代,讓孩子有機會向我們大聲喝采!

延伸閱讀: 環保關注

NB:圖片曾發表於國語日報家庭版洪蘭教授<教養科學觀> 專欄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