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如何和孩子談死亡

  AMMA Photographie

© Maisy Wang

您的孩子是否曾對<死亡>發生疑惑?從哪時候開始意識到這件事?甚至進行思考與進一步的發問?

孩子之所以從意識到思考<死亡>這件事,通常來自家族中某位重要親人的失去。記得,當五歲的時候,父親帶著我參加曾祖母的葬禮,根據輩分,他頭綁著藍帶,我則是紅帶,一路上,親友長長的行伍兩兩前進,在某個轉彎坡道的角落,我看見了幾個大丁扛著那不算大的深木有著刻紋的棺木,到達墓園的一角,另有幾個壯丁將土挖得好深好深,好讓棺木可以順勢完整地進入。這便是我對<死亡>這件事體認的開始,沒有任何人的解釋,默默地,深深地,藏在我的記憶中,似懂非懂地伴隨著我長大。

我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便對<死亡>不斷地思考與發問,大約從三歲半就已經開始!這孩子並沒有親身面對過失去親人的經驗,只是純然地對<死亡>思考與發出如<死亡是什麼樣子?>與<為什麼人會死亡?>這類的疑問,這樣的發問,非常突然,而且從這麼小便開始,直到今天,對身為媽媽的我依然是謎。

儘管如此,她的砌而不捨,讓我不敢小看淡化處理她提出的所有問題,努力以大自然中的花草與動物作為比喻,和她互相討論,讓她對<死亡>的概念比較具體。由於洛琳省過去曾隸屬於德國清教派的領地,與法國天主教的傳統很不相同,學校設有專門一堂宗教課,雖非必修,但她對宗教歷史與哲理充滿興趣,主動選修這堂課,讓她一度受到宗教洗禮,對聖經裡頭的故事與寓意,非常著迷,耶穌的殉難與重生,更是縈繞她心頭的重要思考與討論議題,隨著時間,她將<死亡>與宗教做了不少的連結與對照,當我們拜訪博物館或美術館,必定觀看中世紀的文物與繪畫,還跟我說了不少與它們有關的聖經故事,也就是每件作品創作的根源。

六歲那一年,還曾請我們帶她拜訪墓園,只因想更切身具體地體驗感受<死亡>這件事。於是,趁我們一家三口拜訪盧森堡以水療聞名的一座小鎮之便,一起參觀了當地的墓園,這座充滿當地重大家族有著十分考究墓碑的墓園,盧森堡米其林星星主廚家族墳墓也在其中。我們在裡頭待了至少一小時,這孩子毫無畏懼地悉心讀著各個墓碑上的各個家族姓氏,屏氣凝神地看著一旁石製大十字架上殉難的耶穌雕塑,跟我談著她對死亡狀態的想像,也和我討論,當人死亡後,關於<靈魂>與<重生>這兩件事,直到八歲半,讀了宇宙星象科學中的<大爆炸>這段歷史後,雖對宗教故事不再相信,只興趣於其中的哲理寓意,但對生命的存在與消失,依然充滿無限的好奇。

但住里昂的一位法國朋友的孩子和<死亡>這件事交手的經驗就比較崎嶇,讓這朋友曾長時期跟著非常地擔憂。

她的孩子原本一向很快樂,但自小學一年級入學開始,突然變成另一個人似的,一到校門便會哭鬧,進入教室哭得更稀哩嘩啦,甚至嘔吐,讓身為媽媽的朋友苦惱不已,天天都得幫孩子也幫自己準備第二套衣服,好讓萬一嘔吐發生,孩子可以乾淨在校,也讓自己可以順利上班,一天又一天,經過了整整一年漫長的痛苦煎熬,直到整個小一結束為止。但好景不常,小三那年,一向非常親近的爺爺去世,這孩子受到的打擊非常地大,又回到每天一出門便哭泣的狀態,學校午餐還吃不下的情況時有所聞,經過長達一年的心理醫生的諮詢與伴隨,才慢慢地走出爺爺永遠離開的陰霾,也終於讓全家再度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

為什麼朋友的孩子對<死亡>這件事反應那麼地大?

這孩子天性其實很敏感,從小一那段期間的到校哭鬧到甚至嘔吐的反應,便可一見端倪 ,只因為她對<分離>充滿恐懼,她將每一個<分離>視為<永遠的可能>,無意識中與<死亡>的感覺連結一起。上小一前,她和我的孩子一樣,也常問爸媽與<死亡>有關的問題, 但其父母覺得她還太小,不希望她受到驚嚇,以<離開>這樣的字眼作為<死亡>的解釋。這就是為什麼她一旦將<上學>視為<離開>家裡或家人,便會驚慌失措地哭鬧不停,這朋友曾經的經驗,讓我對待自己孩子關於<死亡>的發問,比較謹慎且回歸真實面做處理,完全避免<離開>或<生病不在>這類說法,以防我的孩子重蹈朋友孩子的覆轍。

年紀很小便對<死亡>產生好奇與探索的孩子,心智通常是比較早熟的,會對周遭人事物比較敏感,會比較早進行比較深度的思考活動,並會積極企圖追求解答,當我們有這種類型的孩子,是一種福氣,同時也是一種莫大的挑戰,必須時時刻刻地關注其可能的心理變化,也必須時時準備好迎向他們發出的各種甚至很棘手的問題,也必須和他們誠實承認父母並非萬能,並非什麼都懂,也需要一些時間和他們一起認識這個堪稱複雜難懂世界的林林總總,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時間陪伴他們,和他們一起追尋疑惑的可能解答,或是於無解的狀態下,從小和他們一起度過人生每一個高潮或低潮。總之,和他們一起不停的努力。

延伸閱讀: 孩子與我 

NB: 圖片選自孩子的攝影集AMMA PHOTOGRAP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