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向學習德文前進(4)

Schwäbisch Hall, Allemagne.

© Maisy Wang

德文夏令營來到的一周前,孩子便開始交代我這提醒我那,筆記本與畫筆是她最關心,這兩樣物品是用來做日記文字記錄與配上插圖用的。除此之外,她也希望帶一些法文小說,設想打發時間用,尤其是每晚睡前,對這習慣閱讀的孩子,沒有書可讀可是不行的。殷殷等候了五個月,德文夏令營最後終於來到。

從我們家距離夏令營的德國小鎮大約三百二十公里左右。嚴格說來,彼此相距並不遠,但孩子感覺路途格外漫長,常常耐不住地問<到了嗎?>或者<還有多久才會到呢?>,掩飾不住那份興奮的期待,這時候,反而是我這個媽媽格外珍惜她所感到<這段漫長的時間>,對我而言時間就這麼一點一滴的<飛逝>。畢竟,這孩子從未完全獨自在外生活過,而且將有三周,這對媽媽我而言,除了捨不得,還是捨不得。

一抵達目的地,她便跑跑跳跳地進入百年建築圍繞的庭院裡,開心地走入通往報到地點的樓梯,飛快地站在很親切的Tim的辦公桌前,習於大方與人交談的她,不等父母開口,便自行與這位會說點法文,負責管理整個夏令營的大男生自我介紹和討論,看得出來,Tim被她嚇很大一跳,畢竟這麼獨立自主發言的小孩不多,當他無法用有限的法文解釋的時候,他會改以英文說明,但卻難倒了這孩子,畢竟她的英文程度還無法理解他說的,於是自告奮勇地請Tim改用德文作為溝通的語言,這一刻,她也終究體驗到自己的德文程度似乎離得還蠻遠的。

除了Tim,夏令營的所有人員都不會說法文,畢竟有三周的時間等著她,萬一她需要什麼幫助,爸媽都不在身邊的這段期間,在溝通上,將會有很大的挑戰。對陌生從未害怕的她,這下有些驚慌了。

為了讓她安心些,我們想多停留一些時間,但她希望自己獨立面對,在她簡單的想法裡,這是應該且必要的,我們只能十分依依不捨地離開,同時感覺這次的夏令營似乎不會太順利,回家的路上直擔心這直擔心那,但沒想到,一回家後,在電話裡另一頭的孩子,一如以往的氣定神閒,而且非常快樂,直跟我們說,她的小室友是台灣人,她們可以用中文溝通無阻,而且這小室友德文說得非常好,還給她一些很有用的幫助。這著實是個美好的大意外,這來自歌德學院人員刻意將來自同一個國家或說同一種語言的孩子們分開,但萬萬沒想到這個法國來的孩子父母來自台灣,這孩子剛好會說中文,就這麼陰錯陽差地和台灣來的孩子生活在同一個房間。

這不但讓她尋回百分之百的安心,同時找回和台灣親友的那份深深的親切感。大概是老天眷顧這孩子,她有了一個這麼意外的好開始,但沒想到一種病毒的流竄,讓幾個孩子接連病倒,每個感染到病毒的小孩都被完全隔離在另一個建築至少三天,隔離期間,孩子無法上夏令營的德文課,也不能參加任何安排或自選的各種活動,她很幸運地是其中一個,還好她的症狀比較輕微,除了腹部有點不舒服,沒有其他感染的孩子上吐下瀉和發燒的情況,帶去的法文小說果真完全派上用場。

在這裡,每周有二十小時的德文課,也會進行一些特定主題學習,例如外出定點教學,像是認識夏令營所在德國城市歷史,參觀其建築與當地人的生活,也會帶孩子在商店裡以購物的形式做德文實際的運用,或拜訪博物館,對該博物館的歷史與現況,老師會讓孩子行前做應有的認識。也會帶孩子到附近大城一日遊,更深入一些當地人文。所有主題教學,會讓孩子的字彙累積相當迅速。當然,基礎的德文分程度的學習課程是一定要的,主要放在動詞的時態變化與符合孩子程度的文法進行,都是一定要下功夫的,這些都是溝通理解不可獲缺的兩大要素。周內下午與周日是無課時間,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各種活動,有下棋,游泳,騎馬,打球或美術活動等等...

這個夏令營就在快樂,不安,拾回快樂,生病與前後各種課程活動中度過這滿滿的三周。

它是成功的,這孩子非常非常喜歡這個經歷,她為自己真的可以獨自面對未知的一切,感到驕傲,發現自己不但有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發現這段期間所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很不相同,都很有趣,很明顯地發覺自己內在與外在同時有著明顯的成長,獲用無窮,更深深地體認到與人相處與溝通有各種不同的方法與可能,並非只在語言這單一面向。透過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她對中英文與東歐語言,累積不同的經驗與感受。更不用說,透過德文與當地活動,對德國生活與文化建立更多的認識,對德國人待人處事的方式與態度,與課本內容相較,有著更生動的體認,對繼續在盧森堡法國學校的德文學習,自然有著無形且莫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 外文學習

NB: 圖片為夏令營所在地,取自網站圖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